李錦紅 81084006I
之前聽老師提到「物質文化」,當時有討論到故宮三寶(毛公鼎、翠玉白菜、肉形石),我覺得除了毛公鼎以外,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均是玉的作品。今日我會討論關於「中國與越南的玉器」。
文化的基因——中國玉
玉是中華文化裡歷史最早、流傳最久的文物。只要是華人,對玉一定不陌生。遠古時期,人們把美玉用作祭拜祖先的祭器。玉有五德:仁、義、智、勇、潔,孔子也曾將君子該有的品德比作玉,因此在古代君子會佩戴玉,作為品德高尚的象徵。近萬年以來,融合了風俗民情與政治等因素,賦予玉特殊的意義。
在現代,一種名為摩士衡量的相對硬度測定上(從滑石的1度至金剛鑽的10度),玉具有6.75和6.50的兩項表現。由於玉是堅硬的,它需要高度琢磨。琢磨的結果使玉的表面產生柔軟感。玉一經琢磨便變成滑不留手和觸手冰冷。
老子的道德經有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指天下最柔軟的東西可以駕馭最堅硬的東西。一般的物性似乎都是堅強勝柔弱,柔弱要勝過堅強,需要一定的場合和時間的配合,例 如:水是世界上最柔弱的,但是滴水可以穿石。柔弱和堅強似乎應該是共存的,玉兼具兩種特質「堅、柔」,使他變得更有價值。
世界各地都有玉,例如:中國、北印度、歐洲阿爾卑斯山(歐洲最高和最廣的山脈)、南北美洲、紐澳出產最多軟玉,而硬玉則分佈在緬甸、貝里斯(Belize)和日本最多。中國在1784年之前大部分的玉器都是用軟玉,而翡翠則是乾隆年間從緬甸傳入的(緬甸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出產國),自那之後,國人對玉的審美開始有了轉變。
古人對於玉的設計和應用就好像一面鏡子,能夠反映出當時人們的審美標準。由於歷史的因素,每個朝代的政治、社會風氣和經濟都會影響玉的審美以及發展。
- 夏、商、周:在史前時期,人們把玉當作與神明溝通的神物,因此玉的主題基本上跟美、神和祥瑞(如龍、鳳等)有關,當時,玉當作禮器、佩飾以及喪葬器等。代表文物:龍冠鳯紋玉飾
- 秦漢:玉器發展昌盛、社會富庶、和闐玉礦來源充足。由於跟中亞、西亞地區有文化交流,所以很多玉器上的神獸都有翅膀。代表文物:玉辟邪
- 魏晉南北朝至唐朝:東漢晚年因戰亂,佩玉制度以及厚葬風氣已不存在,直到唐朝才漸漸復甦。代表文物:禪地玉冊
- 宋、遼、金、元:由於漢文化與契丹、蒙古等文化互相衝擊、影響,所以玉器發展產生重大的變化。
宋代崇尚大自然,玉器大量出現以自然界花葉、鳥獸、人物為主題。而這時期的玉器漸漸失去「禮」的性質,反而更貼近生活。代表文物:玉鴨
遼、金、元的玉器風格,展現出活潑、不拘小節、不受拘束。多表現遊牧民族春水秋山的特色。代表文物:春水
- 明朝:明朝是中國玉器的鼎盛時期,出產許多精美的玉器。江南地區民間的經濟繁榮,工匠在文人的協助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開始形成品牌,在玉上刻自己的名字。代表文物:鰲魚花插
- 清代:中國玉器發展至清代,尤其是乾隆年間,達到巔峰。帝王的品味,影響內廷藝術,做工嚴謹、一絲不苟。清代晚年,翡翠開始出現並且流行,在市場上受歡迎程度已凌駕玉器,價格也大為超越玉器。代表文物:翠玉白菜
雖然世界上都有玉,但只有華人對玉情有獨鍾,尊玉、愛玉的心從來沒有變過,它代表了中華民族從古至今對於美的詮釋,是中國人審美觀的基石,這樣獨特的愛玉文化唯獨中華民族才有。
精彩的越南玉器
- 中國與越南兩國的關係中除了緊鄰之外,有一個很深厚的淵源——文化淵源。越南在歷史上曾經是封建中國的屬國。在歷史的演變中,漢語漢字和中華文化也被越南人兼容並收而成為越南文化不可分割的肌體,從城市到農村,從語言到風俗習慣皆可見中越兩種文化相通的氣息,淵源深厚無比。
- 大約公元前700年至公元1世紀,越南處於金石時代,出現「東山文化」。它的出土遺物數量多,種類繁富,有銅器、陶器、玉器、石器、水晶、鐵器、木器等。越南北部出土來自古代中國的玉器,這些玉器分別來自北越的馮原遺址、長睛遺址和任村遺址。
- 中國考古專家和學者曾多次參與越南考古研究所組織的聯合考古發掘。越方的考古專家拿着這些玉器來到中國,將這些在越南出土的古玉與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玉器相互對照。這些精美的牙璋,與中國四川古蜀國出土的牙璋一模一樣,還有一些玉器,最早出現在中國的商代。另一部分玉器,與中國雲南和廣西出土的百越族玉器有着深厚的淵源。
- 越南受到中原文化影響,很早就使用玉器作為禮器,皇室上層也多使用玉製品。玉器是歷代帝王的心頭所好,阮朝皇室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喜好玉器。越南古都順化省有一座宮廷博物館,收藏阮朝宮廷御用物品,這些物品有許多是帝王的日常用品,用材上乘、製作水平優良,如:
- 精美白玉雕刻的玉壺,還有黃金鑲邊,上面有許多吉祥的圖案,這些是阮朝最強時(明命帝時期)製造。
- 鑲金的玉碗,這個玉碗是和田玉打造,是帝王專用的物品。
- 阮朝皇室專用的白玉毛筆和白玉蓮葉鎮紙。這些是越南阮朝皇帝的文書用品,採用精密稀有材料製作而成。阮朝皇帝崇尚儒學,好詩文,每位皇帝漢詩和漢字書法都很不錯。
- 阮朝皇室專用的硯台,用碧玉打造,十分奢華。
- 阮朝皇室專用的筆筒,使用白墨相間的玉石打造。
- 阮朝皇室器物:景泰藍盆鑲玉石梅花盆景,又有金枝玉葉之意。用金為枝幹,用瑪瑙和玉為花瓣,花盆用銅胎掐絲琺瑯製作。製作細膩,耀眼奪目,栩栩如生,盆內還布有假山。整個盆景構思新穎,製作精細。
- 越南古代王朝(阮朝)的國之重器玉璽、寶劍、皇冠,冊書,都與中國一脈相承。
總而言之,越南民族的祖先一部分來自中國的四川,古代越南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中的一員。古代越南有著與中國類似的文化背景,古代越南和古代中國的玉器因此也更較為相近。阮朝是越南封建社會的皇權的頂峰,所以玉器在阮朝時期已彰顯皇室的奢華。
61184009I 崔含雨 W15
今天上課時老師介紹到了「中興新村」,對我來説,中興新村是個很特別的存在,因為我的爸爸在國小時,因為爺爺工作的關係,曾經住在中興新村幾年的時間,因此當我和哥哥長大後,爸爸常帶著我們一家到中興新村走走,去看看爸爸小時侯生活過的地方。
我覺得中興新村是一個非常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地方,實際走訪便會感受到歷史的氛圍,當地不管是日常生活用品的購買還是基礎社區建設都十分方便、完善,鄰里之間也瀰漫著濃濃的人情味。如果同學有機會去到南投,不妨可以繞去中興新村看看。以下附上參考資料,若同學有興趣更加了解中興新村,歡迎點進去看看!
我們的島 Our Island:中興新村三部曲之一-揭開中興新村序幕
https://ourisland.pts.org.tw/content/272
W15 上課筆記 陳思曉61184023I
本週講到了老街特色,我就想到家鄉屏東,最近最熱門的打卡點:
勝利星村,屏東的眷村文化濃厚,而勝利星村(當地人稱將軍街)的歷史可以追朔到1927年日本陸軍飛行第八聯隊進駐屏東,合併先前的警察飛行班,1936年擴編為第三飛行團,為了安置軍方人員,在附近興建大批官舍,戰後作為國軍眷村接收並再增建,共有69棟眷舍,落成時間橫跨了日治時期及二戰後初期,在2007年登記為歷史建築,後經過10年間的修復,現在改稱為「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而其命名由來為:「承將軍居住之地之先,啟培養明日之星之後」,現今的勝利星村有不少獨立書店、咖啡廳、美式餐廳進駐,濃濃的眷村文化也為屏東增添了不同於其他縣市的獨有氣息。
資料來源:
https://yoke918.com/star/


一樹:
淡水老街
淡水著名的食物「阿給」的名稱由來
油あげ(aburaage):油炸
另外雖然不是淡水的食物,還有一個類似的例子,「甜不辣」てんぷら(tempura)
可是日本關東地區的人不會把「甜不辣」(魚漿?魚板?)叫てんぷら,會叫「薩摩揚げ」,聽說日本關西地區的人把它叫てんぷら(這個資訊可能需要和關西地區的人確認)。

W15 筆記 – 林沁霏61184024I
1.「老街」可看到歷史發展的軌跡,是時代的縮影。
2.為何至今台灣具代表性的建築仍是日治時期的「巴洛克式建築」?
老師觀點:因其材質較清朝時的木造方屋亦保存,且台灣的文化多樣性、包容性
較高。
3.補充:全台老街整理列表
資料來源:http://www.vrwalker.net/tw/topicpage/topic_taiwan_oldstreet.php



4.補充:台灣9大綠建築
資料來源:https://www.harpersbazaar.com/tw/life/trips/g36089868/taiwan-green-building/
#1北投圖書館

#2淡水雲門劇場

#3台北101
#4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崗分館

#5南投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

#6嘉義故宮南院

#7台江國家公園行政中心

#8星巴克洄瀾門市

#9國立臺東大學圖書資訊館

提到「台灣老街」讓我想到之前在公司做的台灣粉專,關於「台灣文化與景點」專門給在台灣的泰國人參考的台灣資料,無論是台灣文化、台灣美食、台灣景點、台灣新聞都有,我記得泰國認為台灣老街是傳承台灣文化,保留了各式各樣的歷史與建築特色,泰國人來到台灣一定聯想到「台灣老街」,這網站是我在公司的粉專簡介的台灣老街。
https://www.facebook.com/CLCLifeTH/posts/pfbid02KwikQjB8nbXRhZDyjVv4ao4ae3zvPu22iqdf7Xx7NCNhFhRgd46mEHMEmyuwE72Bl
提到「非物質」也可以讓我想到台灣的油條,我發現台灣的油條可以做各式各樣的料理,這部分也是我在公司粉專介紹的「油條料理」。這些東西對外國人來說是很有意思的。
https://www.facebook.com/CLCLifeTH/posts/pfbid02yQM5MqWfcL4mzhKrVdFhaQn2EqKRJX2dLF2eWGGbndXrSaLJgbUCdTFmuFAKDwFil
這些網站我都是自己編輯的。
周建豐 61184059i
從特點來看,
印尼有一種像“老街”的地區
是雅加達老城 (Kota Tua Jakarta),荷蘭語稱爲 Oud Batavia (以前雅加達市被荷蘭人命名為Batavia)。

該地區自 16 世紀以來一直是亞洲重要的定居點、當成城市與貿易中心,Oud Batavia 是雅加達多個歷史遺跡和建築的所在地,VOC 總督的前辦公室目前被用作雅加達歷史博物館.
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 是聯合東印度公司是一家特許公司,於 1602 年由荷蘭議會將現有公司合併為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授予其在亞洲開展貿易活動長達 21 年的壟斷權.
古城歷史:
1526年 被德馬克蘇丹國命名為Jayakarta
1619年 被 VOC 摧毀,並重新命名為Batavia城
1635年 該地區以典型的荷蘭歐洲風格進行了擴建和設計,包括防禦工事、城牆和運河
1650年 Batavia城建成
1942年 在日本佔領下,這座城市變成了雅加達市
1972年 該地區被列為印尼遺產地
目前,雅加達老城已成為當地居民和遊客的旅遊勝地。
孫心雅:61084045I
上課心得:
所謂的「老街」指的是各城市或聚落的古老街區,台灣老街代表的建築是巴洛克建築。台灣老街的特色除了是巴洛克建築,還變成觀光區,都會賣很多吃的或者小吃等,比較像夜市的概念。
如果問泰國人,在泰國有沒有老街?我們會考慮的很久到底什麼是老街。我們會聯想到老街就是夜市,而在台灣兩者是不同的。那麼我分享一下,很多觀光客去其中一個老街就是寮清刊老街 CHIANG KHAN,這座清刊小鎮位於泰國與寮國邊境,泰國老街的建築大幾乎是木式建築。


https://journey.tw/chiang-khan/
W15 61184033I 黃子芸 課程筆記與心得分享
本周課程介紹物質文化中的建築文化,台灣的建築歷史相當多元,諸如:鐵皮屋、土角厝、原住民石板屋、以竹圍居等,反映了各民族與各時代統治者的特性。其中,我特別喜歡土角厝建築,過去因緣際會下,曾在台中大肚山瑞井社區進行簡易的田野調查,以下簡述之。
土角厝的製作方法與特性
土角厝,台語又稱「塗墼厝」,透過稻草混泥土製成土磚,堆疊而成的房子。由於土磚的防潮性、防白蟻的特性、價格低廉與製作容易,是傳統台灣社會的主流建材。
瑞井社區土角厝的變遷
台中市大肚區瑞井社區是台灣土角厝保存最密集的區域之一,由於地勢高加上水資源不足,過去曾經是政府的三不管地帶。而隨著城市工作機會的提升,原先住在此社區的(李、林、蘇氏)三大宗族年輕人口多外移至北部打拼,目前居住該社區者多為北上的屏東人。
近年,瑞井社區人口逐漸高齡化,許多大家族面臨分家的問題,大家族的後代認為土角厝價值不大,無法賣得高價,紛紛將土地和房屋所有錢轉賣給建商,使得瑞井社區密集的土角厝建築,逐漸變成高樓大廈。儘管如此,瑞井社區依然存在堅持不賣祖產的家族,如:李氏宗族的第二代傳人,選擇將土角厝進行簡易的整修、刷漆,盡力保留土角厝最原始的模樣,作為退休養老之處。另外,台中市政府亦補助瑞井社區作為文創產業發展社區,不只作為《花甲男孩轉大人》的拍攝場景,更加入年輕文創工作者的新血,在新舊交會下迸出不一樣的火花,減緩土角厝走入歷史的危機。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