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論文 蘇珊81184005I黃俊雄1970年代史艷文系列 人物出場音樂分析 .pdf
文獻蒐集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lRYfp8h89gn39-VKwW-UPGxzZFLePBVF
李錦紅 81084006I
當我剛開始攻讀碩士學位時,曾經參觀過「蒙藏文化館」 。當時的我,對於蒙藏地區的相關事物幾乎都很陌生,加上自己是第一年來到台北居住,對所有的事物也是很陌生。不過,前陣子,聽老師提起「蒙藏文化館」,我便查詢相關的資料,原來這是我曾經參訪過的地方。好巧呀!
令我最好奇的是關於「藏傳佛教」的主題
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發源地是古印度,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
一般盛行的十大宗派,包括:
- 八大宗派系指大乘的天臺宗、三論宗、唯識宗、華嚴宗、律宗、密宗、禪宗、及凈土宗。
- 小乘的俱舍,成實二宗。
在唐代中國佛教的一件大事,就是在中國婦孺皆知的《西遊記》中的唐僧——玄奘大師不遠萬里去印度留學。他回國後,唐太宗非常重視,安排了數千人參加玄奘大師的佛經翻譯事業。因玄奘大師的弘揚,使印度後期佛教哲學和大、小乘佛教的經典,在中國得到廣泛地傳播。
藏傳佛教是從公元七世紀開始傳播於喜馬拉雅山區和中亞地區的佛教傳承之一 。藏傳佛教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內容,從世界上最完備的顯、密宗典籍到無數高僧大德的論述著作。信仰藏傳佛教的主要是西藏人和蒙古人。除了西方世界,藏傳佛教還在台灣和東南亞蓬勃發展。
藏傳佛教具有兩大特點:
- 完整、系統地繼承了佛陀的教義。藏傳佛教是屬於大乘佛教,但從未輕視排擠小乘佛教 。
- 藏傳佛教吸收了佛陀教義的精華:即密法(顯宗、密宗)和性空正見(中觀派)。
藏傳佛教中的任何教派,都是佛祖釋迦牟尼教義的正宗繼承或完全繼承,而不是藏族人的創新,更不是什麼「喇嘛教」,也不是什麼紅教、白教、花教、黃教。
有些人稱藏傳佛教為「喇嘛教」。是否它不是佛陀所宣講的教義了,或佛陀的教義已被藏族喇嘛們參雜修正之嫌疑 。這是非常大的誤會和錯誤的看法。事實上,藏傳佛教的所有教派的根源,即顯密教義,首先由釋迦牟尼所說,其後由印度大學者們對顯密要義以清凈正理,解說敲定。最後由具有菩提心的藏民君臣和無數先輩譯師們,放棄富裕的物質享受,甚至置身家性命於不顧,歷經千難萬險,像流水般一次又一次不斷地湧向印度和尼泊爾以及漢地等地,依止有口皆碑的飽學大德,以己樂而樂師、求取教誠,聆聽經義,並翻譯成藏文,以這些耳提面命的經典為根本依據,進行聞、思、修學,根本不存在與此相左的藏族喇嘛杜撰的教法。
參考資料:
https://www.tibet.org.tw/news_ndetail.php?id=9665&type=F5
61184009I 崔含雨 W12
今天課程中老師提及因基督教的關係,在馬來西亞的東馬和沙巴也有許多客家人的族群存在。因此我找到了這篇研究論文,是由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的黃文斌所著的《沙巴客家移民及其詞彙研究》。文章提及,一百三十年來,沙巴客家多數在基督教巴色會協助下陸續移入,故「沙巴客家話」,應是祖籍龍川、寶安二大客家形成的混合型口音(黃文斌,2016)。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客家人的移入除了文化之外,也帶來了語言型態的轉變,他們開發出了自己獨有的混合口音,我覺得非常有趣。若有興趣的同學都可以點進去多加了解。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104NCU05774035%22.&searchmode=basic
第二組.pdf 11/22 華人社會與文化上課筆記
第二組:劉云巧、陳思曉、黃子芸、Anita、黃嘉琳
筆記彙整:黃嘉琳
客家人
-革命的發源地(從歷史角度來看:自太平天國開始,到共產黨這段時期皆可發現客家人的蹤跡)
-客家人重視傳統,擁有慎終追遠的觀念
-在海外的客家人與基督教有著特別的關係
Ex: 馬來西亞(沙巴)
沙巴為什麼這麼多客家人?-與教會有關
-泰國的客家人-講潮州話
族群文化
l 台灣分為五大族群-閩客原外新(閩南、客家、原住民、外省人、新住民)
l 文化人類- 1.體質 2.語言 3.考古學
過去從Race的角度去觀察人類,較表象且初淺(如:膚色、外觀)
現今族群被譯為 Ethnic group(又可分為主觀&客觀)為新的人群分類
-法國學生運動
-美國民權革命
Asia American也在當時崛起
l 範原住民運動
l 原住民「族群」→強調集體的概念
-1997年第四次修憲,把「原住民」修改為具有集體權屬性的「原住民族」納入憲法中
-2002年簽訂《原住民族與臺灣政府新的夥伴關係再肯認協定》
針對以下四個層面,談論原住民之文化保存
1.文化 2.語言 3.身分 4.國際
l 紐西蘭‧毛利人
國名:New Zealand (Aotearoa) 毛利語:白雲的故鄉
展現文化的獨特性
l 國家語言發展法
原住民語言流失速度很嚴重,但相較其他國家(如:美國)已算保存得不錯。
如何在現今社會洪流中,保存自身文化?
語言保存最成功的案例:族語認證考試(考試加分)
台灣在過去一直對於原住民文化沒有自信,但透過學者到國外考察,汲取外國族群及族語的振興經驗,現在已經可以看見其明顯的進步與轉變。
l 已進入國家建設的行列:
2003年成立客家電視台 (17)、2005年原住民電視台 (16)
l 物質文化:博物館(收集文物)
l 小組討論:
台灣五大族群的文化發展 (閩南、客家、原住民、外省人、新住民)
討論某一類的族群文化,並觀察其新的發展
孫心雅:61084045I
上課心得:
今天上課對我來說最有印象的是「台灣有五種族群:閩南、客家、原住民、外省、新住民」。我個人的感覺,覺得沒想到台灣會將「新住民」加進台灣的重要族群之一,顯示台灣對於新住民的尊重和重視。據我所知早期大概1980年新住民,尤其來自東南亞的配偶成為台灣的普遍,同時也是當時的社會問題,但是現代台灣政府對新住民有所改善,這點讓我們外國人來到台灣覺得很好的地方。再深入查詢台灣住民種族的人口可知,臺灣住民以漢人為最大族群,約占總人口97%,其他2%為16族的臺灣原住民,另外1%包括來自中國大陸的少數民族、大陸港澳配偶及外籍配偶(夏曉鵑2018)。所以台灣是一個綜合多種族、多元文化的國家,成為台灣很有特色之一。以上是我的心得。
參考資料:
閩南族群: http://taoyuanminnan.com.tw/
客家:https://www.hakka.gov.tw/index.html
原住民:http://www.tipp.org.tw/aborigines_info.asp?A_ID=8#
台灣族語https://web.klokah.tw/
落實《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推動原住民族語言復振
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837f18e3-5016-42fd-a276-8b469253744f
外省人:https://www.hi-on.org/article-single.php?At=58&An=155772
新住民:https://news.immigration.gov.tw/?lang=TW
61084007I 黃嘉琳
今天上課老師提到了「客家人」,並談到在海外居住的客家人大多和教會有關係,其中又與「德國的教會」有許多淵源,引發我極大的興趣和好奇,透過網路資料的搜索及文獻查詢,我發現早在19世紀開始,德國人就開始到廣東傳教,且當時傳教的對象就是客家人。
1815年德國組織了一個教會,名為德國差會,但當時在德國地區找不到適合的地方建立教會,後來他們在瑞士Basel這個地方建立了巴色教會。
德國人來華傳教,首先在香港落腳,香港在1842年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後來巴色教會於1847年派了一位瑞典籍牧師–韓山明(Hamberg)來傳教,當時初來香港的他非常努力學習客家話,後來更成為了研究客家話的第一位外國學者。
德國教會不只帶來文化及宗教的影響,更對客家話的保存及發揚貢獻了許多心力,早期德國教會使用羅馬字來拼客家話,不過成效不佳,後於1880年才逐漸使用中文字來製作傳教的文宣,當時更有許多德國人研究客家話並撰寫相關文章、編寫字典及宣傳品,甚至還出現教導外國人學習客家話的教材。
因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廣東許多客家地區的信眾請求巴色教會的協助,因為他們害怕滿清政府會對他們不利,所以後來大量客家人移民海外,大部分移居到婆羅洲的沙巴地區,今為婆羅洲島北部,是馬來西亞的三個邦屬之一。移居此地的客家人在當地建立了馬來西亞巴色會及沙巴復原教會,也造成了今日在沙巴地區隨處可以聽見客家話的主因之一。
德國與客家有何關係?How is Germany related to Hakka?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XPg0YxdeAQ
教導外國人學習客家話的教材: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OwVCAQAAMAAJ&pg=PA1&hl=zh-TW&source=gbs_selected_pages&cad=2#v=onepage&q&f=false
相關文獻–消逝的「客家教會」:香港崇真會救恩堂之變遷:
http://140.115.170.1/hakkastudy/periodical/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20/06/10-2-1%E8%AC%9D%E5%90%8D%E6%81%92-%E6%B6%88%E9%80%9D%E7%9A%84%E3%80%8C%E5%AE%A2%E5%AE%B6%E6%95%99%E6%9C%83%E3%80%8D%EF%BC%9A%E9%A6%99%E6%B8%AF%E5%B4%87%E7%9C%9F%E6%9C%83%E6%95%91%E6%81%A9%E5%A0%82%E4%B9%8B%E8%AE%8A%E9%81%B7_%E6%8A%BD%E5%8D%B0%E6%9C%AC%E9%9B%BB%E5%AD%90%E6%AA%94.pdf
W12 陳思曉 61184023I
今日的上課議題除了談到台灣的族群「閩客原外新」外,我對原住民的議題更是好奇,因爲自小生長在屏東,所以身邊也認識不少原住民朋友。
現今的台灣共有16族,政府為保護他們的文化做出了不少努力,包含原民台、族語認證考試等制度,也制定了能夠保障他們工作、就學的法規(考試制度加分、原住民特考等)。然而,近年來,升學、就業議題的高漲使得這些制度又重新被拿出來批評。政府原來的美意卻造成其他族群與原住民之間的對立,甚至可能因其原住民身份而被歧視。
因為我高中時就讀的學校也有小清華原民專班(只有原住民能夠就讀),從生活費、學費補助到考試制度,我們和他們好像是活在不同世界的同齡層,且在高中這個升學壓力極大的階段,更是造成了其他普通班同學對原民專班的敵視。
我在網路上查了很多關於原住民加分的資料,發現大部分的人認為即使原住民加分後不會波及到一般生的名額,他們仍然認為此制度不公平、不合理。不公平在於現在很多原住民也生活在都市,有些人甚至連自己的族名都不會念,但儘管他們沒有考過族語認證,只要符合原住民資格就可以加10%的分數。
另外我還查到一個非常有趣的資料,「消滅」和「保存」原住民文化都是加分的理由
- 國民黨遷台初期,為統一管理,所以制訂原住民加分政策,目的是為「同化」原住民,導致原住民的特有文化快速消失
- 現代社會多元化,政府反而為了「保護」他們的文化而實施加分制度
兩個目的完全不同卻有一樣的政策?
資料來源: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6848
(為何原住民加分制度讓人覺得不公平?)
*今日小組額外討論內容:
第二組.pdf
W12筆記 – 林沁霏61184024I
1.客家文化與德國巴色差教會:
19世紀中葉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傳教後,為了向華南地區的客家人群傳遞福音所作撰述。當時巴色差會的傳教士,包括最早抵達(1847年)的韓山明、黎力基,其後的歐德理皆投注許多心力研究並記錄當地的客家社會、語言與文化。
(引自開放博物館https://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e61684871890c4d5278df90c0439601c#basic-93kmbek7de )
2.客語與馬來西亞沙巴:
馬來西亞仍使用客家話的地方有中馬、南馬、砂拉越與沙巴。
客家人是沙巴華人最大的籍貫,有人說佔了華裔人口的七成,有人說稍微過半數。這些計算方法難以界定,因為沙巴客家人和其他籍貫或是種族通婚的比例很高。而沙巴這個政治體系以客家人作為華人主流的現象,在全球是罕見的。
沙巴各城市的華人以客家話為主;除了第二大城山打根的華人,雖以廣東話為主,但是都會說客家話。80年代之後出生的沙巴年輕華人,才會以華語為主要溝通語言,但是在父母輩耳濡目染的環境下,會聽之餘,說得只是沒有那麼流利而已。
2009年8月,全球客家,崇正會聯會總執行長黃石華博士認為,沙巴已經成為「海外客家精神王國」的首都,而於去年建竣的「沙巴客家大廈」正是理想總部。沙巴首席部長拿督斯里慕沙阿曼在主持開幕典禮時表示肯定,他相信,「沙巴客家大廈和毗鄰的沙巴客家禮堂落成,不但引起本地客家群體的注目,也引起全國甚至全球客家人的矚目,可進一步打響沙巴的名號,吸引更多外國投資者進資本州。」此地由州政府於1996年批准,歷經十九年才完成這項建設,為沙巴暨納閩客家公會聯合會的總部。
3.客家人基督徒比率極低
研究客家人信主的障礙及探討有效的宣教策略.pdf
筆者分析出以下幾個原因:(p.28)
一 、 歷史因素
(一) 宣教策略的忽略
(二) 外來的支援太慢 1 . 宣教士的投入太少2 . 客宣中會成立晚
二、政治因素
(一) 閩客械鬥
三 、 文化因素 :
(一) 語言
(二) 文字
(三) 對文化的誤解 :
1 . 是硬頸的族群2 . 愛搞小圈圈
(四) 認為基督教是洋教
(五) 祖先崇拜及孝道的問題
四 、 經濟因素
(一) 對客家宣教投資太少
(二) 在客家宣教機構太少
4.半山客:
「半山客」是一種語言及其相應的文化與人群的名稱,這種語言屬於客家方言半山客類,事實上是指潮汕地區的客家(語言/文化/人群)。半山客是人文風俗受到潮汕文化影響很深,語言中不僅具備部分福老(閩南話/潮汕話/鶴老話)語言的辭彙,而且發音腔調也具備專有特色的。客家方言半山客類又從屬於客家方言粵台片半山客類,但其具備的專有特色,因此它與其它地方的粵台片口音類型不同。
「半山客」有兩種現象,這種所謂「半山客」的形成與上述各縣客家人的生存環境有緊密的聯繫。
一是他們生長、生活在閩南一隅的南部山區及粵東一隅的北部山區,如饒平縣的客家人西北部與純客縣大埔接壤,保留了大量的客家話。東北與閩學老方言客家方言兼有地區的福建省平和縣、詔安縣相接,受之影響。南部又與潮汕平原為鄰,其個別語言又受到潮化(福老化)。
一是潮州「畲族」自稱為「山哈」,而潮州「畲族」對饒平客家人則稱之為「半山哈」,「半山哈」也被說成「半山客」,其實「半山哈」也好,「半山客」也好,但仍然屬客家民系的一支派。
(引自中文百科https://www.newton.com.tw/wiki/%E5%8D%8A%E5%B1%B1%E5%AE%A2/1140568)
5.客家人分為北客(銅鑼/桃竹苗)、南客(六堆/高屏)
*客家口音口訣:四、海、大、平、安
6.二次世界大戰後掀起種族主義,1960-1970民權運動興起(美國民權革命),逐漸拋棄種族優越的意識,打造平等社會。至今已用「族群」(ethnic group)取代傳統的「種族」(rase)觀念。
7.人類學分為:體質人類學、 文化人類學、 語言人類學、 考古學
7-1人類學研究表示,「人」族群的差異僅止於表象,共通性反而是較多的,「語言」亦是人類的普同性。
8.1992聯合國原住民運動
聯合國於 1992 年 12 月 10 日世界人權日,於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聯合國會議中有一項重大的決議:1993 年為聯合國國際原住民族年。這個聯合國國際原住民族年的主題定為:原住民族:一個新夥伴。由此,將鼓勵發展原住民族與政府、原住民族與國際社會的新關係,這種新關係必須公平地建立於互相尊重與了解的基礎上。
(引自https://digitaiwan.com/?page_id=3683)
9.臺灣–原住民正名運動:
1984年12月29日,一群原住民知識分子成立「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掀起原住民擺脫汙名、捍衛權益的第一波浪潮,他們希望透過這個原住民自己決定的名稱,做為自我認同與擺脫汙名的開始,進而要求社會接受原住民族才是這塊土地的主人,並拒絕殖民式的政策。1987年更發布「台灣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宣示原住民族的地位與權利。1991、1992年開始的幾次修憲運動,原住民族也希望能在修憲中為自己正名,可惜都未能成功。
1994年,民進黨將「原住民族正名與自治」列為憲改議題,隨後當時的李登輝總統參加「原住民文化會議」時,首次以國家元首的位階採用「原住民」公開稱呼。之後國民黨也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列為修憲條文草案。1994年7月28日,國民大會三讀通過憲法增修條文,正式將「山胞」改稱「原住民」,這是原住民族正名運動的重大勝利。
後來,1997年第四次修憲時,更進一步把「原住民」修改為具有集體權屬性的「原住民族」納入憲法,替後續恢復原住民權益做好準備。為了紀念這一段歷史,政府明訂每年8月1日是「原住民族日」,並且在2005年7月31日,由當時的陳水扁總統在首次舉辦的「原住民族日」活動上正式宣布。
10.臺灣–泛原住民運動:
20世紀發展出台灣原住民族運動主要在3個層面。
第一,原住民族認同方面,早期台灣社會與統治者對原住民族的歧視、壓迫和滅族政策,原住民族意識身分上的認同與主體社會具有差異,加諸於原住民族身上的污名,因而掀起「泛原住民族運動」,說明「泛原住民族運動」是原住民族運動的一種,同時又是「泛族群運動」。
第二,原住民族人權發展方面,由「原住民」到「原住民族」,代表著個人權到集體權之過程與理念。事實上,原住民族個人基本權即包括生存權,民族集體權則為發展權的落實,二者互為表裡,並不相斥。
第三,台灣原住民運動訴求方面,分別有正名、還我土地和成立自治區為主軸。例如,剛開始為有效作為主體掌控下的權力表述,主張各族群應以「羅馬化」表達族群名稱,恢復個人傳統姓名與傳統領域名稱,現今原住民族對正名的訴求,具體表現為「正名運動」。
(引自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臺灣立報〈原視野:蓄勢待發的新一波原運〉)
劉云巧 61084056I
筆記:
虎媽的戰歌
客家人文化
客家人與宗教關係,接受基督教,海外遊客家人的地方,是因為宗教有關,而形成的,馬來西亞有兩個,沙巴是教會有關係,在海外客家與基督教有特別關係,基督教傳道原住民很深度,客家人是最難傳,是因為他們強調自己的身分。
泰國華僑主要是潮州人,年輕人都適用泰語,通常會說潮州話,而不是國語。
泰國的客家人,先到潮州再移民到泰國,他們用客家人的身分出現。
·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https://thcdc.hakka.gov.tw/8268/
· 台灣客家有 5 個口音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5%AE%A2%E5%AE%B6%E8%AA%9E
今天老師提到了「客家人文化」,我就找了與客家相關的論文。
台灣客家是一個典型的移民族群,在移民的過程中,最重要的課題乃是生 存,歷經三百多年的演變,台灣客家逐漸從純粹的生存競爭發展到思索文化的延 續性課題,課題的轉變說明了台灣客家的文化自覺意識的覺醒。客家運動在 1980 年代後期隨著政治解嚴而興起,從 1987、1988 兩年間的「爭取客家尊嚴」、「還 我母語運動」為訴求而走上街頭,喚醒了客家人的文化認同意識,尤以「客家風 雲」雜誌的出現,象徵客家運動的重要里程碑;到了 2001 年的行政院客家委員 會的設置,十多年的持續運動,台灣客家開啟了一場全球客家未曾經歷過的文化 復興運動。
客家.pdf
一樹:
輔大講座
主要議題
聯合國紐約總部弱勢群體語言議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太平洋總部(曼谷) 弱勢群體語言議題、
聯合國可持續性發展框架下的弱勢群體語言議題
以上三個議題來展開討論。
【問題】
第三個議題中有提到,泰國針對難民提供泰語集中學習課程。
另外,還提到,也有提供英文學習的課程(但英文教學品質不佳?)。
難民選擇到泰國逃難,要在泰國社會生存下去,
真的還需要這個所謂英文學習的課程嗎?
有這些餘力的話,是否應該把這些資源投入給泰語集中學習課程,
來幫助難民在泰國社會的生活?
上課心得分享 黃子芸 61184033I
本周上課內容主要探討台灣各族群(閩、客、原、外、新)的文化,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四海大平安」,以簡單的五字口訣概括台灣客家人腔調特色。而,每個客家腔調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不再僅侷限於特定一處講特定腔調的客家語言。因此,以下藉由〈台灣客家人尋蹤:客家基因溯源與疾病關聯性分析:社會學與生物學的對話_田野紀要〉,分享五大腔調分布、緣由及特色。
(一) 四縣腔
台灣客家人中最多人使用的腔調語言,又分成「北四縣」和「南四縣」,其中,「北四縣」較為分散,非多集中分布於苗栗,其足跡少量遍佈在新竹、桃園等地區;「南四縣」則分布在高雄美濃、屏東內埔等地區。而,無論南北四縣腔,筆者發現說四縣腔的客家人多「男尊女卑」,女生習慣以丈夫的發言為主,較少表態自己的意見,並附和丈夫的言行。
(二) 海陸腔
目前在台灣客家人講海陸腔者,有不少與福佬人、原住民(道卡斯、平埔族等)、四縣等通婚的後代,加上近年來桃園、新竹都市化發展迅速,導致早期海陸腔聚落保存不易。不過,再經由筆者田野研究後,發現海陸腔客家人早期盛行童養媳、入贅等在祖父母一帶非常常見。
(三) 大埔腔
大埔腔多分布在台中石岡地區,北至台北南港仍有其足跡。而部份大埔腔客家人為饒平客家人的後裔,並非純大埔客家人。其特色反映在祭祀方面,講大埔腔的客家人拜土地公以「五牲」為主,祭祀過程還保有客家八音、三獻禮等,儘管隨著時代的改變,祭祀重簡、創新,大埔客家人仍認為祭祀傳承精神常重要。
(四) 饒平腔
經由筆者田野調查研究發現,發現饒平客家人多為林劉通婚的後代,其分布多在彰化、新竹、桃園、台中等地區,呈點狀分布,居住較前三者為分散。另外,研究發現饒平客中饒平林姓與饒平邱姓、藍姓賴姓等彼此不通婚,故留下資料甚少。加上居住在彰化地區自認為是饒平客家人者,並不符合研究範圍,因其祖父母輩並不會說饒平客家話,故不再討論的範疇內。
(五) 紹安腔
台灣紹安腔客家人數是客家語系中最少者,其中紹安客姓氏多為廖、李、鍾,分布在雲林地區。而紹安客特別處,乃其並不認為自己是客家人,因為其來自中國紹安地區,紹安地區客家人在歷史上僅占當地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其他居住在紹安地區的人多講閩南語。此外,老一輩純正紹安客家人並不願意教其後代講客家話,因紹安客與其他腔調、閩南話大不相同,所以保存不易。
綜合上述,閱讀完本篇論文後,發現台灣客家人對自己是屬於台灣客家人或是大陸客家人仍模糊不清,需筆者解釋大陸客家人(民34年後來台者)而台灣客家人則反之。另外,紹安客讓我覺得非常新奇,乃其對自己的身分認同非客家人而是閩南人,因為他們對被稱為「奧客」(非純正客家人)感到不適。
參考論文:臺灣客家人尋蹤:「客家基因溯源與疾病關聯性分析:社會學與生物學的.pdf
補充網站:https://hakka.nycu.edu.tw/(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客家文化學院)
許曉虹的筆記 61084053II
• 《虎媽的戰歌》他説西方的父母很尊重小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3724
• 客家人的特色(在中國)
- 革命的
- 客家人跟基督教有關係
- 馬來西亞有分兩個:沙巴有很多客家人
- 沙巴的歷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99%E5%B7%B4
- 基督教傳到原住民很深度,但客家人是最難傳了。
- 很强烈性別
- 在泰國的華人講潮州話
- 客家人先到潮州再移民到泰國
- 台灣中部的客家人比較少
- 台灣客家的口音有很多
• 本來我們有四個階段,變成三個階段,:族群文化,宗教文化 ,物質文化。一個小論文,一個期末論文(跟期刊一樣)
• 族群 ethnic group
• 原住民:1997;2002
1.文化
2.語言
3.身份
4.國際
• 外孫
• 紐西蘭-毛利族-叫HaKa
• 國家語言發展法
原住民語言流失速度很嚴重,但相較其他國家(如:美國)已算保存得不錯。
如何在現今社會洪流中,台灣原住民的文化保存的很好
語言保存最成功的案例:族語認證考試(考試加分)
台灣在過去一直對於原住民文化沒有自信,但透過學者到國外考察,汲取外國族群及族語的振興經驗,現在已經可以看見其明顯的進步與轉變。
• 原住民改良服飾:台灣衫運動
• 住民:九族 > 十六組;丰埔族;西拉雅
• 原住民2002,TV16
• 客家電視臺2003,TV19
• 物質文化———博物館
• 小組討論:台灣五大族群的文化發展 (閩南、客家、原住民、外省人、新住民)
討論某一類的族群文化,並觀察其新的發展。我們第一組選的是《閩南》。
61084029i 吳翊寧
客家人的清明祭祖—「掛紙」補充
客家人認為「神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祖宗有靈,會隨時回家監察子孫的言行,且更重要的事客家人崇尚敬孝,深信「不孝者不成大器」,所以孝敬父母、尊崇祖先是客家人的習俗,祖先崇拜觀念極為強烈,並表現於很多方面,例如祠堂文化、喪葬文化、族譜文化和祭祀習俗。雖然到現在宗族的制度可能逐漸式微,但對尊祖敬宗仍極重視,即使出外的人,逢年過節也會還鄉拜祖、掃墓,並且嚴守長幼輩分,不敢有逾越,各姓各家都有族譜,即使是遠房的親屬、彼此間雖不熟悉,但仍會以禮相待,不逾輩份。
客家人將「清明掃墓祭祖」稱為「掛紙」,意即在掃墓時將黃紙壓在墳頭上,表示子孫已經回來祭拜過祖先。大多數的客家人會選擇在元宵節過後到清明這段期間陸續掃墓,每年掛紙時,即使是遠在天邊的子孫們,若是可以回來祭祖的話幾乎都會抵達祖墳祭祀,以表現子孫的一片孝心。透過掛紙這項習俗,也可使宗族團聚,以凝結彼此情感,又可表示後世對祖先的崇敬及懷念。大多數準備的祭祀供品為:三牲、水果、紅蛋以及粄食,且也會在祭拜完祖先之後,會在現場把紅蛋吃掉,並紅蛋殼留於祖先墳的土堆上,象徵把過去說過不好的話、不好的行為留下,而把好的部分吃進身體帶回家。
閩南人也有「掛紙」的習俗,祭拜的供品也與客家人有相似之處,但其中卻代表了不同的意涵,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這篇論文中看更為詳細的說明:
六堆地區客家掛紙文化之研究.pdf
另外的參考資料:
清明掛紙五大禁忌:https://hakkanews.tw/2022/04/02/you-cant-know-the-five-taboos-of-the-clear/
11/22 華人社會與文化上課筆記
第二組:劉云巧、陳思曉、黃子芸、Anita、黃嘉琳
筆記彙整:黃嘉琳
l 客家人
-革命的發源地(從歷史角度:自太平天國開始,到共產黨這段時期皆可發現客家人的蹤跡)
-客家人重視傳統,擁有慎終追遠的觀念
-在海外的客家人與基督教有著特別的關係
Ex: 馬來西亞(沙巴)
沙巴為什麼這麼多客家人?-與教會有關
-泰國的客家人-講潮州話
族群文化
l 台灣分為五大族群-閩客原外新(閩南、客家、原住民、外省人、新住民)
l 文化人類- 1.體質 2.語言 3.考古學
過去從Race的角度去觀察人類,較表象且初淺(如:膚色、外觀)
現今族群-Ethnic group(又可分為主觀&客觀)為新的人群分類
-法國學生運動
-美國民權革命
Asia American也在當時崛起
l 範原住民運動
l 原住民「族群」→強調集體的概念
台灣的原住民文化保存得還不錯
-1997年第四次修憲,把「原住民」修改為具有集體權屬性的「原住民族」納入憲法中。
-2002年簽訂《原住民族與臺灣政府新的夥伴關係再肯認協定》
針對以下四個層面,談論原住民之文化保存
1.文化 2.語言 3.身分 4.國際
l 紐西蘭‧毛利人
國名:New Zealand (Aotearoa) 毛利語:白雲的故鄉
展現文化的獨特性
l 國家語言發展法
原住民語言流失速度很嚴重,但相較其他國家(如:美國)已算保存得不錯。
如何在現今社會洪流中,保存自身文化?
語言保存最成功的案例:族語認證考試(考試加分)
台灣在過去一直對於原住民文化沒有自信,但透過學者到國外考察,汲取外國族群及族語的振興經驗,現在已經可以看見其明顯的進步與轉變。
l 已進入國家建設的行列:
2003年成立客家電視台 (17)、2005年原住民電視台 (16)
l 物質文化:博物館(收集文物)
l 小組討論:
台灣五大族群的文化發展 (閩南、客家、原住民、外省人、新住民)
從某一類的族群文化,觀察其新的發展
61084007I 黃嘉琳
今天上課老師提到了「客家人」,並談到在海外居住的客家人大多和教會有關係,其中又與「德國的教會」有許多淵源,引發我極大的興趣和好奇,透過網路資料的搜索及文獻查詢,我發現早在19世紀開始,德國人就開始到廣東傳教,且當時傳教的對象就是客家人。
1815年德國組織了一個教會,名為德國差會,但當時在德國地區找不到適合的地方建立教會,後來他們在瑞士Basel這個地方建立了巴色教會。
德國人來華傳教,首先在香港落腳,香港在1842年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後來巴色教會於1847年派了一位瑞典籍牧師–韓山明(Hamberg)來傳教,當時初來香港他非常努力學習客家話,後來更成為了研究客家話的第一位外國學者。
德國教會不只帶來文化及宗教的影響,更對客家話的保存及發揚貢獻了許多心力,早期德國教會使用羅馬字來拼客家話,不過成效不佳,後於1880年才逐漸使用中文字來製作傳教的文宣,當時更有許多德國人研究客家話並撰寫相關文章、編寫字典及宣傳品,甚至還出現教導外國人學習客家話的教材。
因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廣東許多客家地區的信眾請求巴色教會的協助,因為他們害怕滿清政府會對他們不利,所以後來大量客家人移民海外,大部分移居到婆羅洲的沙巴地區,今為婆羅洲島北部,是馬來西亞的三個邦屬之一。移居此地的客家人在當地建立了馬來西亞巴色會及沙巴復原教會,也造成了今日在沙巴地區隨處可以聽見客家話的主因之一。
德國與客家有何關係?How is Germany related to Hakka?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XPg0YxdeAQ
教導外國人學習客家話的教材: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OwVCAQAAMAAJ&pg=PA1&hl=zh-TW&source=gbs_selected_pages&cad=2#v=onepage&q&f=false
越南客家人 – 陳金蓮 80894014I
越南的客家人是從三百年前開始遷入越南。客家人在越南稱為艾族(越南語:Người Ngái),由於「艾」(ngai²)在𠊎話中有第一人稱「我」的意思,正寫應該寫作「𠊎」,因電腦顯示字體問題,網絡及一些文獻上採用近音字表示「𠊎」字,可記作𠊎話,亦可記作「涯話」、「崖話」、「哎話」等,因為艾族講話時「艾」字不離口,使得毗鄰而居的人們通稱他們為「艾人」。越南艾族是世居在中越邊境的操漢語族群,是越南官方分類的54個民族之一,不同於華族。越南艾族人口目前是1649,被越南政府列為16個最少人少數民族之一。
艾族約在十九世紀中葉開始進入越南,艾人進入越南主要分為走陸路還有走海路兩個路線,之後主要居住在北越的平原地區還有街市。二十世紀中葉受到戰爭以及排華影響,大量艾人開始往南越遷徙,並且登記為華族、山由族、岱依族等其他民族以求自身安全。
學生本身是客家人,對於客家人也有一點了解,客家人的傳統宗教是傳統拜拜,越南的客家人一般在生活中使用主要是越南語、客家語和粵語。在外面工作或社交可能用越南語但在家裡都會用客家語或粵語跟家人溝通,為了保留自己民族的語言。
參考文獻: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89%BE%E6%97%8F
沈昕睿華人社會與文化11/22
客家人是基督教的接受者
客家人在中國歷史上是革命的先鋒,是革命的參與者
馬來西亞分東馬和西馬,沙巴有很多的客家人,太平天國被剿滅的時候,教會提供協助,把很多的教徒、信眾轉移到了沙巴
泰國華人最多的是潮州話,泰國的客家人以潮州人的身份出現,最初去泰國的客家人都是從潮州出發的,所以基本都會講潮州話。半山客和潮州人和客家人都有點關係,所以也會講潮州話。
閩、客、原、外省、新
四海大平安,第17台客家電視台
白話文運動與校園民歌的關聯性
現在的人類學發展不再用客觀的方向來看待,也可以用主管與客觀相結合的方式來看待
ethnic group 新的人群分類觀念
民權運動
原住民文化
1997
2002
文化、語言、身份、國際
紐西蘭用毛利文化展現自己的獨特性,台灣也想展現自己的原住民文化
服飾-漢人把自己的服飾很早就丟掉了,台灣有一個台灣衫運動,想設計一種服裝出來來代表自己的服飾。漢服也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台灣不好買吧。傳統服飾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啦,我也想能夠有一種能夠日常穿,不會讓人覺得很奇怪的傳統服飾,讓人一看就覺得嗯是中國的傳統服飾,漢服我覺得沒有做到日常就能穿,我覺得很麻煩,而且就是有一種小資的感覺,不是大家能穿的,不方便行動。
華人社會與文化11/22
客家人是基督教的接受者
客家人在中國歷史上是革命的先鋒,是革命的參與者
馬來西亞分東馬和西馬,沙巴有很多的客家人,太平天國被剿滅的時候,教會提供協助,把很多的教徒、信眾轉移到了沙巴
泰國華人最多的是潮州話,泰國的客家人以潮州人的身份出現,最初去泰國的客家人都是從潮州出發的,所以基本都會講潮州話。半山客和潮州人和客家人都有點關係,所以也會講潮州話。
閩、客、原、外省、新
四海大平安,第17台客家電視台
白話文運動與校園民歌的關聯性
現在的人類學發展不再用客觀的方向來看待,也可以用主管與客觀相結合的方式來看待
ethnic group 新的人群分類觀念
民權運動
原住民文化
1997
2002
文化、語言、身份、國際
紐西蘭用毛利文化展現自己的獨特性,台灣也想展現自己的原住民文化
服飾-漢人把自己的服飾很早就丟掉了,台灣有一個台灣衫運動,想設計一種服裝出來來代表自己的服飾。漢服也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台灣不好買吧。傳統服飾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啦,我也想能夠有一種能夠日常穿,不會讓人覺得很奇怪的傳統服飾,讓人一看就覺得嗯是中國的傳統服飾,漢服我覺得沒有做到日常就能穿,我覺得很麻煩,而且就是有一種小資的感覺,不是大家能穿的,不方便行動。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