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06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崔含雨 1 year, 4 months ago

61184009I 崔含雨 W6

 

今天課程的尾聲我們討論到了「校園民歌」, 談到校園民歌,就會讓我想到民歌的起源,也就是今天大家講到的「淡江事件」。我是從淡江大學畢業的,淡江大學的圖書館旁邊有一片草坪,我們叫做「牧羊草坪」,在牧羊草坪上,放著一個吉他造型的紀念碑,便是在紀念台灣校園民歌運動的催生者——李雙澤。

 


 


 

李錦紅 81084006I

 

《雨中即景》是一首台灣經典流行歌曲。歌曲描寫了人們在突然降臨的大雨中慌亂的情景,歌曲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風靡一時。

我個人覺得這首歌曲有一種吵雜的感覺,顯現大家在雨中手忙腳亂的狀況,是整個雨中的一個現實狀況和臺灣的天氣。這首歌曲只是很貼切臺灣現實狀況而已,實際上它並不是這麼好聽,大家只是回味而已。

以下與大家分享越南語的校園民歌,其中有我最喜歡的一首Mong ước kỷ niệm xưa回想舊時的回憶 

 

Thời gian trôi qua mau chỉ còn lại những kỷ niệm

Kỷ niệm thân yêu ơi sẽ còn nhớ mãi tiếng thầy cô

Bạn bè mến thương ơi sẽ còn nhớ những lúc giận hờn

Để rồi mai chia xa lòng chợt dâng niềm thiết tha

Nhớ bạn bè, nhớ mái trường xưa

時間很快就過了只剩下一些回憶

親愛的回憶啊!會永遠記得老師們的聲音

親愛的朋友們啊!會想念一些鬧彆扭的時刻

然而日後要分開,心裡突然間有一種捨不得的感覺

想念朋友們,想念舊時的學校

Đặt bàn tay lên môi, giữ chặt tiếng nấc nghẹn ngào

Thời gian sao đi mau xin hãy ngừng trôi!

Dù vẫn mãi luyến tiếc khi đã xa rồi

Bạn bè ơi, vang đâu đây, còn giọng nói tiếng cười

Những nỗi nhớ niềm thương gửi cho ai .....!

把你的手掌放在你的嘴唇,隱藏哽咽的哭泣聲

時間過得那麼快,請停下來吧!

雖然(回憶)離我很遠,但我仍然懷舊

朋友們啊!笑聲還在某處迴響

那些懷舊的愛會寄給誰呢?

Nếu có ước muốn trong cuộc đời này

Hãy nhớ ước muốn cho thời gian trở lại

Cho bao khát vọng, đam mê cháy bỏng

Sẽ còn mãi trong tim mọi người

Để tình yêu ước mơ mãi không phai

若是此生有夢想的話

請記得期許讓時間倒流

來燃燒無限的渴望和激情

會永遠留在每個人的心中

讓愛與夢想永遠綿延不斷

Nếu có ước muốn trong cuộc đời này

Hãy nhớ ước muốn cho thời gian trở lại

Bên nhau tháng ngày, cho nhau những hoài niệm

Để nụ cười còn mãi lắng trên hàng mi, trên bờ môi

Và trong những kỷ niệm xưa.

若是此生有夢想的話

請記得期許讓時間倒流

每天在一起,給彼此一些回憶

讓微笑永遠停留在睫毛上、嘴唇上、

以及在那些舊時的回憶。

 

越南語(校園民歌)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u6Ltk8nQJ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I-DH5TSCI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aqtWhn7-8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Eg0Gs6G9k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1jt-bBRgV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_hT4yCrjVg

 


校園民歌《蘭花草》-陳金蓮 80894014I

歌詞: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

轉眼秋天到,移蘭入暖房,朝朝頻顧惜,夜夜不相忘。

但願花開早,能將宿願償,滿庭花簇簇,添得許多香。

 

其實《蘭花草》的詞,是來自思想家、哲學家胡適,他在1921年去看朋友,朋友送給他一盆蘭花草。他很用心的照顧但蘭花草一直沒有開出花來,於是寫了這首詩。這首詩當時的名字是《希望》:

我從山中來,帶得蘭花草。

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

一日望三回,望得花時過;

急壞看花人,苞也無一個。

眼見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風回,祝汝滿盆花!

這首詩表示胡適的內心憂愁,因為悉心照料的盆栽,沒開花,真的很打擊人,加上是想家的心情。

 

https://www.xiaxiaoqiang.net/folk-song-orchid-grass/.html


 

10/18

第一組筆記(孫心雅、許曉虹、蘇珊、一樹)

 

2022 國慶主視覺

在配色上,使用的「大地綠」與「海洋藍」,代表了臺灣美麗的土地及我們所珍視的家園,「暖陽黃」與「天幕青」則表現並肩同行、無所畏懼,一起守護臺灣、捍衛民主,綻放璀璨的自由未來。整體用色明亮又有活力,讓人充滿希望之感。

 

2017的國情主視覺是茄芷袋。

 

研究題目需要縮小範圍會更好,最好是小題大作。

我們的系所可研究的方向大致有兩個,一個是教學方面,另一個是文化研究。

 

漢人的肢體動作受儒家的影響,西方的動作比較大。

 

假如請台灣成長的漢人跳舞跳不出來,如果是泰國人會跳傳統的舞蹈。

 

台灣算是華人地區流行歌曲的文化基地

其他地區的華人都會知道台灣流行歌曲。

 

到海外會發現,有華人的地區就會有KTV,

那些KTV是華商開的店。

 

研究歌曲一般從民謠做起,

校園民歌是其中一個,

校園民歌發展的時代流行西洋歌曲,

淡江大學的僑生提出,為什麼大家唱西洋的歌曲,

也提倡要台灣自己的流行歌曲。

 

*校園民歌補充

1970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國際地位低落,年輕人漸漸地對自我文化進行反思。

1976年,李雙澤在淡江大學的一場西洋民謠演唱會上,用吉他開始唱起了自己的歌,稱為淡江事件。台灣年輕人逐漸從唱西洋歌曲轉為「唱自己的歌」,成為國民運動,各種校園民歌的創作一一湧現。

卑南族的胡德夫由唱英文歌,轉為尋找卑南族的古調,楊弦將余光中的詩入歌,加上韓正皓、楊祖珺以及吳楚楚等人,算是第一代民歌手。當時著名的民歌手還有陳明韶、包美聖、黃大城、趙樹海、李建復、齊豫、葉佳修、王海玲、王夢麟、蘇來等人。後期的則有潘越雲、鄭怡、林佳蓉、黃韻玲、許景淳、施孝榮、王夢麟、銀霞、王海玲、木吉他合唱團等。

1970年代後期,民歌運動相較於初期的淳樸青春,更多了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此時大量的歌詞是知名作家的詩作,如三毛、余光中、席慕容 、蔣勳等人的作品,而隨著侯德建、羅大佑、李泰祥、李壽全的作品的流傳,民歌運動在質與量上有了更高的提昇。

 

從校園民歌看七○年代的台灣社會

https://www.nhu.edu.tw/~society/e-j/87/A7.htm

 


 

分組名單

組: 16人組 

 

第一組

1.許曉虹

2.孫心雅

3.蘇珊

4.一樹

 

第二組:

1.劉雲巧

2.陳思曉

3.黃子芸

4.安妮塔

5.黃嘉琳 

  

第三組:

1.陳金蓮

2.沉昕睿

3.李采炫

4.周建豐

5.林沁霏

  

第四組:

1.吳翊寧

2.崔含雨

3.李錦紅

4. 薩拉

 

 


 

W6筆記 林沁霏61184024I

1.文化研究需重視「時間」、「空間」。

2.臺灣泰國新住民較少的原因:2-1.有臺灣國籍,但不是透過結婚方式取得。

                                                  2-2.有結婚,但不拿臺灣國籍。

                                                  *因泰國是有皇室、國王的國家,較難放棄國籍。

3.泰國新住民多居住於臺灣的台北、新北、桃園,因都市多自由戀愛。

4.1966~1998年印尼曾頒布「華文禁令」,禁止武器、毒品、華文刊物進入印尼。

*華文禁令補充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7946596
(BBC NEWS
印尼總統大選:歷史上的反華、排華事件)
1965
年反共大屠殺

    印尼華人首次遭到大規模鎮壓是在1965年至1966年的反共大屠殺,1965930日,時任印尼總統蘇加諾的親信、據稱也是印尼共產黨黨員的總統衛隊營長翁東「發動政變」,綁架並殺害了軍官阿古斯·維多約約(Agus Wijoyo)的父親在內的6名右翼軍方將領。

    隨後少將蘇哈托,發動反共清洗行動,當年10月開始在印尼全國清掃、鎮壓共產黨分子,印尼共產黨中華人居多,但許多不是共產黨員的華人也受牽連,成為鎮壓對象。據估計,反共大屠殺的遇難人數在10萬至300萬人之間,學界則統計死亡人數為五十萬左右,共產黨在該事件後,被政府列為非法組織。

    1967年,蘇哈托取代了被認為與中共交好的蘇加諾,出任印尼總統。在蘇哈托執政的30多年期間,華人也受到了嚴重的排擠、華人文化則受到了相當大的限制。 

蘇哈托的反華政策 

    蘇哈托上任後,堅決反共防共,並下令以「支那」一詞來取代「中華」。他統治印尼的30多年來,政府限制華人使用中文名字,禁止講華語、辦華校及華文媒體,強迫華人放棄語言、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

    蘇哈托政府的內政部、司法部甚至多次頒發專令,要求印尼華人改名換姓,徹底放棄自己的中文名字,改用印尼化的姓名。華人不得公開舉行慶祝華人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的各種節日活動,與中華文化有關的各項祭祀儀式和活動只能在家庭或個人的範圍內進行。蘇哈托政府特別壓制有中華文化傳統的孔教(儒教),要求華人皈依伊斯蘭教或得到印尼官方承認的佛教,不許華人以孔教名義進行結婚登記。

    在蘇哈托執政的32年裏,華人被排除在印度尼西亞的政治、軍事、文化等職領域以外,不能進入政府部門、軍隊以及國立學校工作,只能在經濟領域從事工商業,或在體育界求發展。

 

5.卡拉OK是日本人發明,而發展成KTV則是臺灣。

6.臺灣1970的「校園民歌」時期,鼓吹「唱自己的歌」,使「一般民眾」皆能琅琅上口。

 


筆記 :周建豐 61184059i

 

台灣新居民,多個國家申請並成為台灣新公民,如中國大陸(61.82%)、越南(19.55%)、印尼(5.45%)、香港(3.47%)、菲律賓(1.84%) , ETC。

事實上,居住的外國居民比記錄的多,但新居民在台灣註冊的原因有幾個原因:(一)他們有台灣國籍,但不是通過婚姻獲得的,(二)是已婚但沒有申請台灣國籍。

所有公民當然會很難放棄原有的國籍,但特別是對於泰國國籍說,泰國是一個有王室和國王的國家,所以放棄國籍更加困難。 因為當您放棄泰國國籍時,您也會感到被背叛/背棄了他們的國王。


1966年至1998年,印尼頒布禁止所有華文有關,禁止武器、毒品與華文刊物進入印尼。

在Soeharto執政的 32 年裡,華人被排斥在印尼的政治、軍事、文化等專業領域之外。 他們不允許在政府部門、軍隊和國立學校工作。 他們只能在經濟領域從事工業和貿易,或者在體育界找工作。

1998年, Soeharto 辭職,Habibie總統接任。

1999年,印尼的第一次選舉。 總統選舉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選舉的結果是總統Abdurrahman Wahid (Gus Dur) 當選。Gusdur 因成功消除印尼華人歧視而被譽為印尼多元主義之父。

2000年,允許華人過春節

2001年,把春節當一個印尼的重要日子之一

 

卡拉OK是日本人發明的,台灣發展成KTV。卡拉OK在各個國家都相當發達。

 


W6 筆記 61184033I 黃子芸

1.台灣國慶日主視覺圖案,海洋藍、大地綠代表台灣的海和山;暖陽藍、天幕青則表示並肩同行、守護台灣。

2.茄芷袋:台灣早期的購物袋,現已成為文創商品改造的對象。

3.台灣菜偏甜;泰國菜更甜。

4.泰式宮廷舞蹈:以繁複為主。

5.民族舞蹈,東南亞國家民族舞蹈保存佳,甚至滲入其小學教育;漢人則受儒家影響舞蹈受侷限。

6.台灣為華語歌曲流行盛地。

7.卡拉OK日本人發明;KTV文化則台灣人帶動起來。

8.校園民歌:大眾參與創作的年代,一般人也可參與創作和演唱,盛行西元1970-1990年。

心得分享

        本週課程介紹校園民歌,以唱自己的歌為主流的音樂時代,而台灣最早發行的CD為1986年滾石唱片《回聲—三毛作品第15號》,除了從日本引進作CD的技術外,該專輯也將當時流行的三毛文學納入音樂作品,因此,校園民歌代佔台灣音樂文化一席之地外,也反映出社會的大眾文化。

 參考文章:https://www.fountmedia.io/article/70248

〈CD生日快樂!30多年來從極盛到極衰的傳奇一生〉。放言。


W6 上課心得 陳思曉 61184023I

校園民歌運動,算是華語樂壇崛起的一個開端,這也是台灣在華人音樂世界佔有一席之地的重要轉捩點,這個運動以1970前後為分界點,在1970年代以前,臺灣人能聽到的歌大部分皆是經過政府干預的愛國歌曲,加上當時崇洋的心態,流傳在大街小巷的歌曲鮮少是臺灣人自己創作,這更使得本土歌曲的市場變得越來越小,而直至「淡江事件」發生後,才正式展開長達20年的「校園民歌時期」,這段時期,台灣更孕育了許多優秀的作詞作曲人,也為2000年的華語流行樂壇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參考文章:七零年代校園民歌對現今流行音樂與社會的影響.pdf

 

小論文:台灣辦桌文化 (目前未全部寫完)

華人社會與文化小論文I.pdf

 

 


吳翊寧 61084029I

校園民歌對於1970年代台灣的音樂有著很深的影響,歌詞內容樸實卻緊緊貼合當時人們的校園生活、社會風氣。但隨著校園民歌的發展興盛,開始陸續有商業魔體介入,進而讓校園民歌產生轉變,歌曲的內容也從純樸轉而變成抒情居多,也造成後期的民歌被抨擊變得風俗的地方。不過也因為校園民歌仍在文化和族群意識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們也可以在電影或當時逐漸興起的流行歌曲中看到校園民歌的身影,雖然歷經衰退,但仍然為台灣音樂的多樣性發展有一定的功勞。

這裡跟大家分享一篇論文,主題是在討論校園民歌的興衰和當時社會對於校園民歌的影響,以及從各個面向的觀點對於校園民歌有什麼看法,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

校園民歌的興衰.pdf


孫心雅61084045I

上課心得:

1970年代台灣有所謂的「校園民歌」,是台灣流行音樂的時代,是從「唱自己的歌」到「校園民歌」的名稱被社會大眾熟悉,並引發後續的創作風潮。與泰國相比1970年代泰國人比較流行的是西方歌曲,例如:Have You Ever Seen the Rain? - 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  (1970)Yellow River - Christie  (1970)等歌曲,當時的人要到夜店、舉辦派對和在收音機AMFM才會播放這些歌,至於那個時代泰國人其實自己也有創作自己的歌,只是沒有那麼多而已,而且大部分歌曲的內容比較偏向愛情的表達,不像台灣可以從歌曲反映台灣的文化,例如:「雨中即景」可以了解台灣的天氣、人民的生活等。所以我覺得台灣「校園民歌」的時代真是美好的時光。

沈昕睿61184061I
1. 歐洲長大的孩子相較於亞洲,尤其是華人文化圈中長大的孩子而言更加的熱情好動,肢體語言也相對來說更加豐富,在儒家文化圈中長大的孩子相對而言都比較保守拘謹一些
2. 台灣的校園民歌這個運動雖然我並沒有聽說過,但是其中一些歌曲對於2000年之後長大的我而言也不是完全陌生的存在,羅大佑的《童年》對於我來說就是最早聽到的那一批歌曲之一,而《雨中即景》算是我父母那一代人的歌曲,詢問父母時,發現他們也曾經聽過。
3. 在查詢一些資料的時候我才發現在校園民歌的發展過程中,三毛也為齊豫等一批歌手譜寫過一些歌詞,而我在西班牙學習生活時,時常會跑去一些曾在三毛書中出現的地名和她曾經旅行過的地方,沒想到回到台灣之後還能再接觸到和三毛有關的元素。
4. 第一篇小論文還會再次修改,關於文化的部分還沒有寫完,下一篇小論文是關於西班牙的節慶文化與中國的節慶文化的對比。
5. 上一節課說到需要縮小題目的範圍,,感覺節慶文化還是太大了,想要找一下特定的兩個節日之間的對比,還在構思。

許曉虹 61084053I
  •   在臺灣泰國新住民的注冊較少的原因: 1)他們有臺灣國籍,但不是透過結婚方式取得。2)他們有結婚,但不拿臺灣國籍,所有公民當然會很難放棄原有的國籍                  
  • 2022 國慶主視覺在配色上,使用的「大地綠」與「海洋藍」,代表了臺灣美麗的土地及我們所珍視的家園,「暖陽黃」與「天幕青」則表現並肩同行、無所畏懼,一起守護臺灣、捍衛民主,綻放璀璨的自由未來。整體用色明亮又有活力,讓人充滿希望之感。
  • 泰國人可以表演泰式跳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OtGPuwPoDc
  •  1970台灣校園民歌發起的時間,一般的民衆也可以唱歌。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6D1FF823C292ED76

校園民歌對台灣流行音樂文化影響之研究.pdf

                                                   


黃嘉琳 61084007I

 

上課心得&文獻分享:

本週第一組的同學向大家報告有關「泰國新住民」的主題,其中有一張泰國新住民在台灣分布的長條圖,以桃園、新北為泰國人最多的所在地,老師在此也向大家補充:泰國人多為自由戀愛-以居住在都會區的泰國人居多。

 

過去總以為泰國人或東南亞國籍的人們到新北和桃園的原因是因為群聚效應或是工作機會,從沒思考過泰國人定居於此並在這個區域落地生根的其他原因,今日聽見老師的補充,我也上網查詢相關文獻及研究,附檔為〈臺泰跨國婚姻文化適應現象〉,其中就提到「研究自由戀愛所締結的臺灣與泰國跨國婚姻」其主要研究更發現:報導人的生命史呈現出非商品化的臺泰跨國婚姻現象,因為這些泰籍妻子都是自由選擇締結跨國婚姻,而非仲介媒合,他們的婚姻是建立在互相有感情的基礎上。

 

臺泰跨國婚姻文化適應現象:以南桃園客家庄泰籍妻子為例.pdf


劉云巧 61084056I

我突然發現這首歌是泰國民歌,這首以泰國飲食文化來編輯歌曲,叫做《涼拌青木瓜之歌》(泰語:ส้มตำ)是泰國詩琳通公主於1970年創作的一首民歌,當時她15歲。歌詞中提到了泰國東北部菜式涼拌青木瓜的製作方法。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D%92%E6%9C%A8%E7%93%9C%E6%B2%99%E6%8B%89%E4%B9%8B%E6%AD%8C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